存脐血的费用
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它会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血液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等等。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专家研究出利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HSC),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宝贵的人类生物资源。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可以分化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各种血液成分,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储存脐带血本质是储存造血干细胞。同时,脐带血保留了个人原始的遗传信息,其出生后的相关疾病,可通过与该遗传信息进行比对,来推导疾病可能的发病原因,进而明确诊断和治疗。
问题四:脐带血只能儿童用吗?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干细胞。简单来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是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也就是说,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输入人体后,一方面,它可以一变二、二变四,一直“复制”下去;另一方面,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的血细胞。其次,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相关数据都显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使用人群中,占大多数。例如近年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内某个干细胞库累计出库787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用于770名患者的治疗,其中,占60.39%,年龄大的患者74岁。,相关研究显示,如果采集的单份脐带血有核细胞数量或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相合率高,单份脐带血可以满足一位大体重患者的移植需求。
一个个真实案例,见了中国脐带血事业的发展。2017 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妇产科与血液科在脐带血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脐带血采集技术和质量与临床应用需求的有机结合,以及为实现中国脐带血事业从源头到终端的技术和管理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脐带血移植的“中国方案”孙自敏是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 年3 月底,孙自敏主导的 例脐带血移植成功。此次手术跨过了干细胞移植领域同血缘全相合、不全相合两个台阶,一跃到非血缘不全相合的脐带血移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经过孙自敏团队的精心操作,捐献者脐带血里的干细胞终于在受者体内扎根发芽,移植获得了成功,这名受者也已健康生活近20 年。在孙自敏的带领下,截至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已完成脐带血移植近千例,成为脐带血移植病例数多的移植单中心。孙自敏带领的团队将继续探明脐带血移植的机制,努力建设中国乃至大的脐带血移植临床研究中心,去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脐带血临床研究方兴未艾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医学实践明,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红蛋白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肿瘤等80多种疾病中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 在我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中也明确规定,包含脐带血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适用于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其他某些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等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