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目前根据研究发现,脐带血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还在继续增加,所以保存脐带血还是比较有必要的,因为脐带血在使用的时候是不需要再配型的,所以如果是自己需要使用脐带血的话,也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家人有需要干细胞移植配型的话,也是可以使用的因为亲属在使用脐带血的话排斥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所以对于家人来说,也算是一份生命安全保险。
所以脐带血还是有必要保存的,就算是自己不用也可以保存到脐带血库里造福大众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如果经济实力允许的话,最好还是把自己的脐带血保存下来,不过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拿回家自己保存。
保存时间较长:脐带血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未受到放射、物、毒物、病菌或其他环境的污染,取用,方便快捷,若干年后仍可用于医疗服务。可以取用:脐带血经收集、冻存后可以取用,不会耽误治疗。社会价值高:脐带血的保存不仅是对孩子健康的一份保障,也可以选择捐献给慈善机构,共享给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采集脐带血对健康有无影响采集脐带血需要由医院中具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完成,使用含有抗凝剂的密封式血袋在新生儿分娩时,脐带结扎分离后进行收集,因此脐带血的采集,无需麻醉,,采集容易、不具伤害性,对母亲和孩子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一个个真实案例,见了中国脐带血事业的发展。2017 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妇产科与血液科在脐带血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脐带血采集技术和质量与临床应用需求的有机结合,以及为实现中国脐带血事业从源头到终端的技术和管理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脐带血移植的“中国方案”孙自敏是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 年3 月底,孙自敏主导的 例脐带血移植成功。此次手术跨过了干细胞移植领域同血缘全相合、不全相合两个台阶,一跃到非血缘不全相合的脐带血移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经过孙自敏团队的精心操作,捐献者脐带血里的干细胞终于在受者体内扎根发芽,移植获得了成功,这名受者也已健康生活近20 年。在孙自敏的带领下,截至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已完成脐带血移植近千例,成为脐带血移植病例数多的移植单中心。孙自敏带领的团队将继续探明脐带血移植的机制,努力建设中国乃至大的脐带血移植临床研究中心,去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储存脐带血多一份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拓者。作为国内早从事脐带血移植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专家之一,陆道培早在1996 年就以上成立不久的纽约脐带血库为蓝本,在北京建立了我国家脐带血库。脐带血库的建成为解决中国造血干细胞供者缺乏的现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陆道培表示,从另一个视角看,储存脐带血让父母给子女的生命增添了一份保障。我国脐带血的研究从未止步早在1991 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肿瘤专家、山东省脐带血库首席科学家沈柏均教授就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世界 例混合脐带血移植,救治了一位4 岁的脂肪肉瘤患者,由此拉开了脐带血在中国临床研究的序幕。2009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一名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移植了一份自存的脐带血并获得成功。我国首例自体脐带血案例的成功,标志着脐带血的医疗价值在国内逐渐被认识。
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误以为脐带血只能应用于体重较低的儿童。对此,北京市脐血库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采用单份脐带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成功案例已经越来越多。自北京市脐血库成立至今,脐带血已累计出库应用超过1400份,救治患者超过1300人,其中近一半患者为,大年龄80岁,大体重为110公斤。另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全国各脐血库出库应用体重的高纪录是117公斤。由此可见,脐带血只能应用于小体重患者的说法既无理论支撑,也不符合实际应用的事实。能不能用脐带血,用什么脐带血,用多少份脐带血等,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移植方案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