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细胞库有几个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0多种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误区三:自存却不能自用?曾经,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突变在怀孕阶段已发生,因此病人出生时的脐带血里往往已包含了突变癌细胞。这时如果使用自身的脐带血进行移植,疾病还会复发。”对于这个疑问,工作人员表示,从已有临床统计数据来看,血液系统疾病大部分都是后天因素引发的,遗传因素所占比重较小。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1997年发表的文献指出,以白血病为例,只有5%患者发病的原因来源于遗传因素,另外95%的发病都是由于后天环境因素所致,自存脐带血对这部分疾病可以应用。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适用于治疗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另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贫血等疾病以及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上,脐带血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优势:与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何优势:资源、采集简便,对供者不良影响; 细胞原始,活性是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的10~20倍;对HLA配型相合的要求相对较低,可扩大供者范围; 对HLA配型相合的要求相对较低,可扩大供者范围; 实物储存,随用随取,避免因供体原因造成的风险。对于家人来说是一种保障,因为干细胞移植需要配型,而非亲属之间的配型相同的概率是低的,要寻找供体的困难,所以需要有大基数库存才有意义。因此建立脐带血库就可以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给储存起来,达到为广大百姓服务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是治疗儿童大病的重要。脐带血移植治疗涉及“通知”中列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疾病,并已积累了众多成功案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吴敏媛教授表示:“脐带血在儿科的应用上有很强大的优势,在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实体瘤、神经母细胞瘤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疗副院长翟晓文表示:“使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根治儿童的一些罕见病,尤其是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的治疗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事实明,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家庭本身都应该提升对脐带血的认知,让其发挥更大的医疗作用。
“通常概念里,非血缘移植,因为涉及到排斥反应会消耗较多的细胞数,因此移植需要较大的数量;自体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较少的细胞数就可以植入成功。”,冻存的细胞数越多,可应对的公斤体重就越大。广东省脐血血库执行副主任还指出,脐血的可供利用年限并不就是18年,存到孩子满18岁,只是相当于“生命自救保险”保到18岁。到那时孩子可决定继续存还是不存。问:到底是自存好还是捐献好?答:救人救己都好,只要别浪费,自存脐血确实花费不小,费用包括两大部分:检测制备费6800元,每年度保管费980元,也就是说,自存脐血的头一年就得花7780元。因此他建议,自存与否,确实应该考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也有人认为,“捐存”,可不花一分钱“捐存”到公共库,到时自己也用得上。对此,,依据国家卫计委相关的技术规范,脐血库严格把控脐血质量,平均每捐献10份才有1份符合冻存标准。也就是说,捐献的脐血,经过一系列造血干细胞计数、细菌检测、检测、遗传病检测、干细胞活性培养、HLA配型等检测,有90%是进不到公共库的。即使是进到公共库,因其开放性,也很容易被搜索采用了。公共库当真做不到不花钱上“生命自救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