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四川省综合细胞库
1.由于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所以能重建人体造血、免疫系统功能。医学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人体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先天性疾病多种危险的重疾,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红蛋白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卵巢癌等,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2.脐带血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使用率为25%~50%,如家族中有成员身患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重疾时,就能加大在自身家族中找到供者的几率。
3.脐带血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未受到放射、药物、毒物、病菌或其他环境的污染,随时取用,方便快捷,而且以脐带血做异基因移植时,排斥反应较少,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程度也比骨髓移植轻。
4.脐带血的保存不仅是对孩子健康的一份保障,也可以选择捐献给慈善机构,共享给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
5.从医学发展角度出发,脐带血还具有器官克隆、修复衰老组织器官、抵抗人体衰老的作用,对癌症、神经脊髓损伤的治疗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储存脐带血多一份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拓者。作为国内早从事脐带血移植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专家之一,陆道培早在1996 年就以上成立不久的纽约脐带血库为蓝本,在北京建立了我国家脐带血库。脐带血库的建成为解决中国造血干细胞供者缺乏的现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陆道培表示,从另一个视角看,储存脐带血让父母给子女的生命增添了一份保障。我国脐带血的研究从未止步早在1991 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肿瘤专家、山东省脐带血库首席科学家沈柏均教授就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世界 例混合脐带血移植,救治了一位4 岁的脂肪肉瘤患者,由此拉开了脐带血在中国临床研究的序幕。2009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一名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移植了一份自存的脐带血并获得成功。我国首例自体脐带血案例的成功,标志着脐带血的医疗价值在国内逐渐被认识。
什么是脐带血穿刺脐带血穿刺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法。什么是脐带血穿刺?简单来说,脐带血检查就是通过针管穿刺胎儿脐带来取出脐带血,用来诊断胎儿是否有染体病,是21-三体综合症(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专家建议:大于35岁的孕妇有必要做产前诊断,以诊断胎儿是否有染体病。脐带穿刺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肌肉扎针的手术,在手术中放松心情,将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手术一般要求有经验和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生进行,穿刺手术本身属于较小的手术,风险低,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当前,我国脐带血累计应用案例已超1.2万份,众多家庭因脐带血重获希望。可一直以来,到底该不该储存脐带血仍伴有诸多争议。今天(11月15日)是世界脐带血日,为让公众了解更多脐带血的医学价值,北京市脐血库在西单地铁站内启动了“世界脐带血日公益宣传活动”,现场对公众关心脐带血误区进行了解答。误区一:冻存久了会失效?“我之前听朋友说‘存脐带血没有用,冷冻时间久了就失效了’。”活动现场,一位孕妇询问道。其实,存有这种疑问的公众并不在少数。
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家脐带血库成立至今,世界范围内已建立脐带血库300多家,储存量已经达到约750万份,其中自体库存量约675万份,公共库约75万份;脐带血应用案例已达5万余份,我国脐带血应用案例已达1.2万余份;截至目前,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并验收合格的脐带血库共有山东、北京、广东、四川、浙江、天津、上海等7家,脐带血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去希望。 储存脐带血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