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储存干细胞和储存脐带血区别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0多种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12岁重型再障患儿因自存脐血而得救2020年3月初,洪洪经常头晕,浑身没有力气,并且伴有皮肤出现出血点及低热等症状。到了6月,孩子头晕、乏力越发严重,洪洪父母感觉到情况非同寻常,立刻带洪洪来到医院。经过血常规以及各项检查后,洪洪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而究其病因,物、化学毒物、辐射、遗传等因素成为元凶。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适用于治疗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另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贫血等疾病以及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上,脐带血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现在,我国仍有500万血液病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且每年以4万的数字在增长,其中一半是儿童。由拯救脐带基金会组织(Savethe Cord Foundation)倡导的首个世界脐带血日于2017 年11 月15 日在美国成立。虽然很多人对脐带血有所了解,可对其了解程度却不够深入。2019 年是第三个世界脐带血日,创办组织号召“脐带血教育是关键”,脐带血的相关科普工作仍然势在必行。世界脐带血日的宗旨就是希望提升人们对于脐带血医学事业的重视,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激发家庭、社区团体、社团、国家乃至社会的共同宣传。数年前“为生命备份”的观念,在很多家庭中还是比较淡薄的,这也导致许多孩子在患上恶性血液疾病而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因为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配型而耽误治疗,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
1988年,5岁的Matthew Farrow 被诊断为范可尼贫血,生命危在旦夕。而他Allison的出生,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选项。Eliane Gluckman博士是他的医生,使用Allison的脐带血为Matthew实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Matthew后来回忆:“我的移植没有产生长期的副作用,这一点幸运。很多病友都去世了,我感到很难过。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我专注于未来,并真正开始生活。我能活下来,就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
由于吴女士8年前在分娩时,采集了月月的脐带血,这给月月的治疗带来了巨大转机。经过复苏,这份脐带血顺利回输到月月体内,给月月一家人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月月妈妈激动的分享到:“真的要庆幸孩子生在科学发达的时代,更要庆幸自己当时正确的决定—给孩子存了脐带血,真应了那句话"‘存储脐带血是在做生命的备份 ’。"医院教师自体脐带血来源于自身,没有排斥,它不像有些异体脐带血有细胞数的限制。自体脐带血也不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严重的合并症,所以对孩子治疗时的和移植后生存质量的都有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