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成都新生命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0多种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脐带血存储成本较高,目前各种血液病加在一起需要做移植的在十万分之四到十万分之七左右,从概率上来讲是一个小概率或说是小概率事件。而一般一份脐血处理成能够保存的干细胞,仅直接成本就要5000元,而标本储存在液氮里每年每份的成本为500~600元。储存脐血所需要的花费比较高。对于患有先天基因缺陷的病人,即使保存了脐带血,他们的脐带血干细胞中也可能存在导致疾病的遗传基因,这种情况下脐带血也没有使用价值。一名新生儿的脐带血一般为50到120毫升,其中有核细胞数量只够用在体重10公斤、约1岁以下的孩子身上。目前,还没有脐带血用在患者身上成功的案例,因为对于体重在4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对于移植治疗疾病来说是不足的。这意味着,自体储存如果用于成年,用量可能出现不足,需要找公共库或其他方式求助。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适用于治疗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另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贫血等疾病以及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上,脐带血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存脐血就像买“生命自救保险”,“没有一份保险是险种全包的一样,脐血也不是万能”,脐血能治疗某些疾病,但并非一有病就用脐血。问: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采吗?答:用脐血移植排斥率低,优势更明显造血干细胞其实有三大来源,分别是脐血、骨髓血、外周血,脐血只能采集一次存起来,后两者则可以即时采集,这不是吗?专家共识认为,脐血高度浓缩大量有用细胞,采集方便,临床应用及时,移植排斥率低且程度更轻,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采骨髓血、外周血,血液易受外界环境或不良惯污染、,而脐血不接触外界、母体的污染或也有胎盘屏障。
在我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中也明确规定,包含脐带血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适用于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其他某些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等疾病的临床研究。从20 世纪90 年代世界家脐带血库成立至今,世界范围内已建立脐带血库300 多家,储存量已经达到约750 万份,其中自体库存量约675万份,公共库约75 万份;脐带血应用案例已达5 万余份,我国脐带血应用案例已达1.2 万余份;截至目前,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并验收合格的脐带血库共有山东、北京、广东、四川、浙江、天津、上海等7 家,脐带血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去希望。
另一种质疑是,脐带血储存多年后,其活性可能无法满足于临床应用。事实上,脐带血经储存后的活性依然很好。美国脐带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权威Broxmeyer教授团队在2011年《BLOOD》杂志发表的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明,冻存23.5年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仍可维持其原有的体外增殖、分化、扩增和体内植入潜能[3]。今年,北京市脐血库解冻了一份冻存了21年的脐带血,经检测其细胞活性达到95.96%,达到临床要求活性80%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