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它会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血液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等等。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专家研究出利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HSC),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宝贵的人类生物资源。
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红蛋白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实体肿瘤等80多种疾病的治疗。各国科学家还在陆续展开脐带血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自闭症、Ⅰ型糖尿病等更多疾病的研究和探索——脐带血的医学发展潜能,是为巨大的。据统计,目前我国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患者有400万人,每年新增4万人。而脐血作为继骨髓、外周血后的第三种造血干细胞来源,日益受到重视。脐带血的应用价值,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存储脐带血,就等于留存一份生命的希望,当遇到令人束手无策的症时,唯有脐带血,还保存挽救生命的一线可能。
一个个真实案例,见了中国脐带血事业的发展。2017 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妇产科与血液科在脐带血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脐带血采集技术和质量与临床应用需求的有机结合,以及为实现中国脐带血事业从源头到终端的技术和管理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脐带血移植的“中国方案”孙自敏是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 年3 月底,孙自敏主导的 例脐带血移植成功。此次手术跨过了干细胞移植领域同血缘全相合、不全相合两个台阶,一跃到非血缘不全相合的脐带血移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经过孙自敏团队的精心操作,捐献者脐带血里的干细胞终于在受者体内扎根发芽,移植获得了成功,这名受者也已健康生活近20 年。在孙自敏的带领下,截至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已完成脐带血移植近千例,成为脐带血移植病例数多的移植单中心。孙自敏带领的团队将继续探明脐带血移植的机制,努力建设中国乃至大的脐带血移植临床研究中心,去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同胞间HAL型相合率是多少?同胞间HLA配型相合的几率是25%。非亲属间HLA配型相合的机率很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的几率为8-10万分之一,骨髓、外周血只有15-20万分之一。我国脐带血库设置和开展时间较晚,技术远落后于,一些医生从没接触过干细胞移植,造成脐带血应用的落后。”中国目前公共应用约2800份,自体脐血库应用约60多例,治疗疾病包括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贫等。无论公共捐献还是自体存脐血,都有不容质疑的价值,是各国发展脐带血事业的基调,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救助的重大贡献。
脐带组织提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并可根据需要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软骨干细胞、血管干细胞等。它在治疗疾病的种类方面比较多,如糖尿病、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系统性硬化症等100多重疾病,因此具有更加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脐带血干细胞也属于多能干细胞,其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某些实体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等。